原标题:从看不见、摸不着到可视化、情景化
2016年在澳大利亚展出的《纯净之地:敦煌莫高窟》AR展览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承、生生不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日前,由微信平台“AR酱”“文博圈”主办的科技与文保系列沙龙——文保领域AR、VR案例分享与交流会在北京举办,业内专家学者携国内外AR、VR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案例,向公众展示了新技术如何让“看不见、摸不着、体验不了”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情境化、可视化的数字文化形态。
融入文博衍生品
AR技术赋予了博物馆和藏品以“活力”,使冰冷的藏品以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如今,文博类的AR卡片已出现在不少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中,如半坡博物馆AR卡片、兵马俑AR卡片、恭王府AR卡片、圆明园AR卡片等。用手机扫描这些AR卡片,即可在手机屏幕中获取文物的三维模型,以及附加的声音、文字和特效等,生动展示馆藏文物,同时可以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自己收藏或向小伙伴们展示,近距离地观摩与研究文物。
2003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推出了其第一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等设备,观众可以从任意角度、全方位地观赏太和殿,“像鸟儿一样俯瞰故宫”。经过十几年的制作,《紫禁城·天子的宫殿》系列已累计完成7部作品,在位于故宫端门的虚拟现实演播厅播放,每天吸引大量游客。
集科教、旅游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运用AR技术,设计出适合儿童的互动小游戏,通过《挑战九星战机》《3D飞机拆解组装》《游览藏品中猜飞机》《空中加油飞行模拟》等各种各样的体验游戏,向儿童介绍飞机相关的小常识,寓教于乐。
拓展博物馆展示手段
“将AR、VR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既不伤害文物,又为观众带来精度高、交互性强的文化遗产展示。”联想新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开发总监杨楠说。在山东周村,游客佩戴VR眼镜,不仅能参观大染坊、乔家大院、周村烧饼博物馆等8处景点,还能看到视频、图片等讲解内容,全方位感知周村的历史文化。据杨楠介绍,他们将周村景区信息定制化写入产品模块,通过VR、AR技术实现场景的自动识别、复原,将景区内容通过视觉、听觉技术全方位展现,游客即可产生“古今穿越”之感。
从静态陈列物件、面板图片、影片播放,到动手操作、观众参与。AR技术的出现使得博物馆观众可以在虚拟和现实的层面进行互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经针对来自中国的兵马俑展推出一款APP,通过AR技术,把展览地点扩展到特定的虚拟领域,观众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看到许多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但有助于了解兵马俑背景知识的景象。
2012年1月,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上线。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收录的博物馆也从原有的50余家扩充到约1500家。利用AR技术手段将实体博物馆搬到网上,通过音频讲解、实景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地观赏珍贵展品。同时百度也制作了28家VR博物馆,包括三星堆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云冈石窟、中国园林博物馆等。
位于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的天堂遗址,是武周朝女皇武则天的礼佛堂。为重现唐朝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在遗址之上重建的新“天堂”于2014年建成开放,并通过3D影片、虚拟漫游、全息模型投影等多种现代数字化手段,全面展现各个历史时期洛阳风貌及相关历史事件,使遗址展览随之鲜活起来。
复原、展示“消失的”文物
在现存文物中存在大量易损文物,它们或多或少出现了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即使经过人工修复仍然很难用于研究与展示。利用AR技术可以化解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既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又不会加速文物损坏。
今年5月,《“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该展览借助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选取圆明园正大光明、勤政亲贤、方壶胜境、西洋楼等26个景区,通过“园居理政”“畅襟仙境”“西风东纳”三大主题,多角度复现“万园之园”的恢弘景色。并通过实体搭建与AR、VR等多种虚拟体验相结合,使观众在展厅中便可看到“再现”的历史场景,获得沉浸式的虚拟游览。
2001年因战争而被炸毁的世界文化遗产阿富汗巴米扬大佛,2015年在中国的文保团队的帮助下,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光影还原。他们通过三维光影投射技术,一比一重现了巴米扬石窟群中53米高的大佛。
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数字动画、AR、VR等技术手段,使消失了近2000年的庞贝古城以数字化的形式“重生”,通过构建可视化、情境化的三维动画、虚拟古建筑场景、关键活态事件,并利用AR技术将这些数字内容叠加在现实的文化遗迹环境中,使游客能在庞贝古城的遗址中体验背后的历史情境。